• Home
  • |
  • Blog
  • |
  •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關於負責人勞退提繳規定完整解析

2024-09-05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關於負責人勞退提繳規定完整解析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 這個問題是許多公司負責人感到困惑的議題。根據勞動法規,只有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的負責人,才能以雇主身分提繳勞退。換句話說,僅掛名負責人無法享有勞退提繳的權利。另一方面,實際從事勞動的雇主,只能在6%的範圍內自行提繳,事業單位則無法替他們提繳。這篇文章將完整解析關於負責人勞退提繳的相關規定,讓您對此議題有更清晰的理解。

實際參與經營的負責人才能提勞退

公司負責人能否提繳勞退金,一直是許多企業主關心的問題。根據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的規定,只有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的負責人,才能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換句話說,單純掛名負責人或僅負責公司行政事務的負責人,並無法享有勞退提繳的權利。

什麼是實際參與經營?

「實際參與經營」是指負責人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並對公司營運產生實質影響。例如:

  • 負責公司重大決策、經營策略的擬定與執行。
  • 參與公司日常營運管理,包括人事、財務、銷售等部門的管理。
  • 負責公司與外部客戶、合作夥伴的聯繫與協商。

若負責人僅是掛名,並未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則無法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此外,若負責人僅從事勞動工作,例如擔任公司員工,則只能以勞工身分,在6%的範圍內個人自願提繳勞退,公司事業單位不得另外為其提繳。

舉例說明

例如,一家公司由甲、乙兩位負責人共同經營。甲負責公司業務開拓與營運管理,乙負責公司財務管理。由於甲、乙都實際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因此都可以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然而,若公司另有一位丙負責人,丙僅負責公司行政事務,例如處理文件、電話接聽等,並不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則丙無法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

總而言之,負責人能否提繳勞退金,關鍵在於其是否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若負責人僅是掛名或僅從事勞動工作,則無法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建議公司負責人在進行勞退提繳前,應先確認自身的實際職務與公司經營管理的參與程度,以避免觸犯勞動法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公司負責人是否能提繳勞退金?

許多公司負責人可能會好奇,自己是否可以享有勞退金提繳的權利。關於公司負責人是否能提繳勞退金,需視實際情況而定。根據勞退新制規定, 公司負責人若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則可以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金。

然而,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僅掛名負責人無法提繳勞退金。
僅以負責人身分存在,但未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則不符合勞退新制中的「僱主」定義。
換句話說,僅掛名負責人,並無法享受勞退金提繳的權利。
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僅能於6%範圍內個人自願提繳,事業單位不得另行為其提繳。
若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實際從事勞動的僱員,例如公司老闆同時也是員工,則應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由事業單位按月提繳勞工退休金,但事業單位不可再為該負責人額外提繳勞退金。
此情況下,負責人可選擇於6%範圍內個人自願提繳勞退金,以累積更多退休儲蓄。

因此,公司負責人是否能提繳勞退金,關鍵在於其是否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 若僅掛名負責人,則無法提繳勞退金。若實際從事勞動,則僅能自願提繳。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負責人勞退提繳的細節,歡迎隨時與我聯繫。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關於負責人勞退提繳規定完整解析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負責人勞動基準法定義

為了釐清負責人是否能提繳勞退金,我們必須先了解勞動基準法對「負責人」的定義。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本法所稱僱主,指在事業單位中,對於勞工之工作有指揮監督權者,包括事業單位之負責人、管理人、代理人、經理人、工頭或其他負有指揮監督權之人。」

因此,勞動基準法將「負責人」定義為擁有指揮監督權者,也就是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並對員工工作進行指揮監督的人員。這意味著,僅掛名負責人,沒有實際參與公司營運,不具有指揮監督權,並不能被視為勞動基準法中的僱主,也無權提繳勞退金。

此外,勞動基準法第2條亦明確說明:「僱主非屬勞工。但僱主實際從事勞動,且其工作性質非屬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工作者,適用本法。」這表示,雖然僱主通常不屬於勞工範疇,但若僱主實際從事勞動,且其工作性質符合勞動基準法的適用範圍,則僱主本身也享有勞動基準法保障,包含勞退金的提繳權益。

然而,對於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而言,其勞退提繳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勞動部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細則第12條第1項規定,僱主個人自願提繳勞退金,只能在6%的範圍內,事業單位不得另為其提繳。也就是說,事業單位只須依法為員工提繳勞退金,不能額外為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提繳。

綜合以上說明,可以得知,僅掛名的負責人沒有指揮監督權,不符合勞動基準法中僱主的定義,因此無法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金。而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則享有個人自願提繳勞退金的權利,但僅限於6%的範圍,事業單位不得額外為其提繳。

負責人勞動基準法定義
項目 說明
負責人定義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負責人指擁有指揮監督權者,也就是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並對員工工作進行指揮監督的人員。
掛名負責人 僅掛名負責人,沒有實際參與公司營運,不具有指揮監督權,不被視為勞動基準法中的僱主,也無權提繳勞退金。
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 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享有勞動基準法保障,包含勞退金的提繳權益。
僱主勞退提繳方式 僱主個人自願提繳勞退金,只能在6%的範圍內,事業單位不得另為其提繳。
結論 僅掛名的負責人無法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金,而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享有個人自願提繳勞退金的權利,但僅限於6%的範圍,事業單位不得額外為其提繳。

負責人不能以掛名身分提繳勞退

許多公司負責人可能會抱持著「反正我是負責人,就應該可以提繳勞退」的觀念,然而這是不正確的。勞退提繳的資格並非僅憑藉負責人身分就能獲得,而是必須符合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的條件。換句話說,負責人必須實際投入公司運營,才能以僱主身份提繳勞退

舉例來說,如果公司負責人只是掛名負責人,並不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例如公司日常營運全由他人負責,負責人僅提供資金或簽署文件,則此負責人並無勞退提繳資格。這主要是因為勞退制度的設計理念是為了保障勞工在退休後的經濟安全,而負責人通常擁有公司經營權,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受僱勞工,因此並不適用勞退提繳的規定。

然而,如果負責人實際上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例如親自參與公司營運、管理員工、決定公司策略等,則可以視為「實際從事勞動」,並享有勞退提繳的資格。但需要注意的是,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僅得於6%範圍內個人自願提繳,事業單位不得另行為其提繳

因此,公司負責人想要提繳勞退,必須先確認自身是否符合勞動基準法定義的僱主身分,並依照相關規定進行提繳。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結論

總結來說,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 這取決於是否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只有實際參與公司經營的負責人,才能以僱主身分提繳勞退。簡單來說,僅掛名負責人無法享受勞退提繳的權利。而實際從事勞動的僱主,則可以選擇在6%範圍內自行提繳勞退,事業單位則無法替他們提繳。

建議公司負責人在進行勞退提繳前,應先確認自身實際職務與公司經營管理的參與程度,以避免觸犯勞動法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您能對「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這個問題有更清晰的瞭解。若您還有任何關於勞退提繳的疑問,歡迎隨時與我聯繫。

負責人可以提勞退嗎? 常見問題快速FAQ

負責人只要掛名就可以提繳勞退嗎?

答案是否定的。僅掛名負責人,未實際參與公司業務或經營管理,則不符合勞退新制中的「僱主」定義。 換句話說,僅掛名負責人,並無法享受勞退金提繳的權利。

公司老闆同時是員工,可以提繳勞退嗎?

公司負責人若同時也是實際從事勞動的僱員,例如公司老闆同時也是員工,則應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由事業單位按月提繳勞工退休金,但事業單位不可再為該負責人額外提繳勞退金。 此情況下,負責人可選擇於6%範圍內個人自願提繳勞退金,以累積更多退休儲蓄。

負責人實際從事勞動,但沒有薪資,可以提繳勞退嗎?

即使負責人實際從事勞動,但沒有薪資,事業單位還是必須依法按月提繳勞退金。因為勞退金的提繳與薪資是否發放無關,是依照勞工實際工作時間及勞動基準法規定來計算。

Related Posts

人才留任策略專家教你打造員工滿意、企業永續的職場天堂

人才留任策略專家教你打造員工滿意、企業永續的職場天堂

彈性工作制度專家:引領職場新風尚

彈性工作制度專家:引領職場新風尚

生產線人員配置秘笈:從理論到實踐,打造高效團隊

生產線人員配置秘笈:從理論到實踐,打造高效團隊

勞動法規諮詢專家指南

勞動法規諮詢專家指南

Eva


我是「創業開公司」網站的創辦人Eva,熱愛創業並致力於分享實用資源。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幫助更多懷抱創業夢想的讀者,少走冤枉路,實現創業目標。我將持續提供創業相關的最新資訊、實用工具與成功案例,陪伴您在創業路上成長茁壯。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